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沃尔玛中国897亿、永辉299亿、胖东来117亿....超市们上半年业绩

linda采编 2025-9-9 10:32 130人围观 超市

2025年上半年,商超行业面临着消费需求演变、行业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永辉超市、联华超市、家家悦等12家企业业绩表现,整体呈现“营收普遍下滑、利润两极分化”的特征。

12家企业中,永辉、联华、家家悦、中百等8家营收同比下滑,占比约66.7%。其中永辉超市下滑幅度最大,下滑20.73%,主要因战略转型关闭亏损门店及“胖改”歇业导致收入缺口;北京京客隆下滑11.5%、中百集团19.13%等区域企业也受消费疲软与关店影响营收收缩。

净利润增长的7家企业中,占比约59.3%,包括步步高增长357.71%、联华超市增长176.36%、家家悦增长7.82%等。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战略调改,比如步步高的门店“胖改”、重整收益,红旗连锁的成本控制。

值得的一提的是,作为商超表现最亮眼的两家企业中,一家是未上市的区域龙头胖东来,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17.07亿元,截至8月累计营收153.67亿元,今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另外一家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中国,其2026财年上半年(2025年2月1日-7月31日)净销售额约897亿元,同比增长17.92%,增速远超行业平均。

沃尔玛中国897亿、永辉299亿、胖东来117亿....超市们上半年业绩


01
12家商超上市企业

1、永辉超市:上半年亏损2.41亿,关闭227家亏损门店

日前,永辉超市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实现营业总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净利润为-2.41亿元,同比下降187.38%,去年同期为2.7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02亿元,同比下降2786.3%。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为20.80%,较上年同期下降0.78%。

永辉超市称,公司营业收入下滑主要源于2024年下半年启动的整体战略与经营深度转型,关闭长期亏损门店及部分门店进入调改歇业期,虽调改后门店收入同比显著增长,但仍未能弥补关店带来的收入缺口,直接导致整体销售规模收缩。

而净利润亏损则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一是整体销售规模收缩(与营收下滑直接相关);二是商品供应链改革中,大量供应商及商品完成升级汰换,短期内导致综合毛利率降至20.80%,较上年同期下降0.78%;三是关闭227家亏损门店产生了租赁赔偿、人员安置、商品出清及资产报废等成本;四是持有的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84亿元。

自2024年5月启动“学习胖东来模式”以来,永辉超市聚焦“品质与幸福”的商业模式,从商品供应链、服务体验、员工福利到组织文化进行全方位重构,目前调改工作已进入规模化、系统化阶段。

目前,其线上业务得到较大改善。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线上业务营收54.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18.33%,线上业务较去年同比减亏3475万元;永辉线上店仓业态已实现全面盈利;通过线上渠道扩大调改店的综合服务范围,打造“烘焙熟食”频道,已开通线上业务的调改门店为99家。

截至2025年6月30日,永辉调改开业门店共计124家;官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全国调改门店总数突破161家,预计9月30日前将达到200家。

报告期内,供应商体系改革成效显著:2860家标品供应商完成“裸采”签约,整体供应商数量精简约50%,同步筛选出优质特色商品;自有品牌亦同步发力,上半年永辉重新定义其使命愿景,凭严格溯源与品控推出“永辉 YONGHUI 橙汁”“微胶囊香氛酵素洗衣液”2款单品,作为商品体系补充的同时,迈出品牌升级第一步。

为了推动门店持续调改,永辉超市7月底发布了定增募资公告,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金额不超过39.92亿元,将用于门店升级改造项目、物流仓储升级改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

报告期内,永辉新增4家门店,关闭227家亏损门店。截至报告期,已开业门店合计552家,覆盖全国26个省(直辖市),已签约未开业门店79家。

2、联华超市:营收同比下滑,但盈利大幅增长

8月28日,联华超市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95.91亿元,同比下降11.98%;归属股东应占盈利0.42亿元,同比增长176.36%,同比增加盈利约0.97亿元,呈现“营收降、盈利升”的差异化表现。

对于营收下滑,财报解释主要有两重原因:一是消费需求演变与行业竞争加剧的持续影响;二是公司基于战略调整,出售部分附属公司股权并缩小无盈利销售规模,导致整体销售规模收缩。

盈利改善得益于商品管理优化。期内集团毛利额约11.40亿元,同比降8.9%;但毛利率同比提升0.40个百分点至11.89%;综合收益率22.84%,主要靠推进生鲜标品化减损耗、提升自有品牌占比实现。

分业态看,各板块营业额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大型综合超市业态营收38.44亿元,同比降18.6%;超级市场业态营收50.17亿元,同比降6.6%;便利店业态营收6.89亿元,同比降9.9%。

门店布局上,报告期内共新开门店95家,其中直营店26家、加盟店69家,在长三角区域新开门店总数达66家,占比69.5%;同时为提升网点质量,关闭低效门店121家,包括直营店21家与加盟店100家。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共拥有门店3091家,83.5%集中于华东地区。

业务转型方面,两大主力业态持续升级。大型综合超市以“全场景覆盖、体验升级、效率驱动”为核心,通过业态融合、空间重构与数字化赋能,推动传统大卖场向“品质生活枢纽” 转型;超级市场则聚焦社区需求,凭借差异化场景与精细化运营提升效能。此外,公司还在浙江区域孵化折扣新业态,已开出13家网点并持续优化单店模型,探索增长新赛道。

展望2025年下半年,联华超市将围绕“改革转型”与“稳增长”双核心推进工作。一方面深化改革重组,聚焦核心能力提升,持续深化两大主力业态升级,加速创新商品与供应链建设,精准对接消费者多元需求;另一方面,以客户思维强化品牌价值,围绕 “标超运营、卖场转型、供应链发展、快客加盟创新、跨界协同、数字化赋能、成本节约、组织提效”八大任务系统布局,同时通过供应链升级、运营提效、营销创新、线上线下协同推动销售增长,并以战略共识与组织文化凝聚合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3、家家悦:完成30家门店调改,净利润增长7.82%

8月28日,山东零售龙头家家悦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家家悦实现营业总收入90.07亿元,同比下降3.79%;归母净利润为1.83亿元,同比增长7.8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102.1万元,同比大幅提升82.56%,呈现“营收短期调整、利润逆势向好”的态势。

对于营收收入小幅下滑,家家悦在财报中解释,主要是公司推行“有进有退”的门店布局优化策略,关闭了效率低的尾部门店25家,短期对收入增长有一定的影响,长期有利于公司经营质量及盈利能力的提升。净利润增长方面,家家悦在财报中表示,核心得益于两大举措:一是持续加强裸采及商品开发、优化门店运营;二是加快门店调改升级,两者共同推动整体营运质量与盈利能力提升,调改后门店增长表现良好。

推动门店调改升级。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30家门店调改升级。通过优化购物环境、商品、体验、服务及机制,门店服务能力与效率显著提升,调改后客流、销售及利润增长良好,为后续调改奠定基础。同时以调改门店为标杆,推动存量门店向品质经营转型,供应链与商品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实现顾客信任增强、门店业绩与员工收入稳定增长。

构建强大商品力。报告期内,公司基于业态客群分析,公司制定差异化品类规划,做强生鲜等核心品类、优化杂货商品,提升商品竞争力与毛利率。通过推进杂货裸采、加强源头开发(联合定制+自有研发)、在近百家门店布局“家悦烘焙”,实现裸采比例、自有品牌及定制商品占比从13%提升至15%,及烘焙品类增长,有效带动超市客流年轻化。

深化组织变革与数字化建设。报告期内,家家悦优化组织架构,完善激励、考核、人才选拔机制,重构“业绩 + 顾客评价”考核体系,提升员工幸福感。同时推进数字化运营,强化现有系统效率、加强信息化与新技术应用,提高门店运营智能化水平与决策能力。

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报告期内,家家悦持续丰富优化线上经营模式,提升线上精细化运营能力与用户体验,上半年线上销售达6.3亿元,同比增长23%,订单量同比增长26%,线上业务保持良好盈利能力。

门店拓展方面。报告期内,家家悦坚持“有进有退”策略,2025年上半年新开29家门店,其中含16家直营门店、13家加盟店;同时关闭25家低效门店。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门店数达1084家。

4、红旗连锁:半年净利同比增长5.33%

8月初,红旗连锁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48.1亿元,同比下降7.3%;归母净利润为2.81亿元,同比上升5.3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2亿元,同比增长8.6%。

对于净利润的上升,红旗连锁财报中表示,一方面得益于公司优化门店结构,提质增效,短期内对营收规模略有影响,但优化调整带来了成本费用的有效节约,进而带动了报告期经营利润的增长;此外,公司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组织效能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

财报显示,红旗连锁三项期间费用同比下降6.5%,实现了“以费用节约对冲毛利压力”的目标。其中,门店结构优化、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扁平化管理带来的组织效能提升、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是公司管理费用显著下降的原因。

报告期内,深化线上线下融合策略。红旗连锁通过抖音直播常态化、高频次运营,以“线上销售+线下核销”的模式实现引流。同时,利用品牌优势,持续开发扩容“红旗优选”系列产品,为消费者打造高质低价商品,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在商品策略上,发力自有品牌建设与商品结构优化。报告期内,红旗连锁持续开发“红旗优选”自有品牌产品,以高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吸引消费者;自2025年6月起,已在27家门店设立成都必购必带商品专区,进一步强化地域特色品牌形象。同时,积极引入咖啡、餐食、生鲜等多元品类,精准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即时需求,不断增强用户粘性。

作为四川本土零售龙头红旗连锁,一方面已与成都、阿坝等多地政府签订农超对接合作协议,另一方面通过开设乡村甄选店、设立乡村振兴及 “川字号” 产品专区,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助力地方农业经济。

报告期内,红旗连锁采取了门店收缩与提质并行的策略。截至2025年6月,门店数量稳定在3000余家,较去年同期减少655家,主要关闭了郊县低效门店。调整后,核心商圈店月坪效达3800元,公司通过“前店后仓“模式,川南地区配送成本降低34%,乡镇门店渗透率提升至28%。不过,虽然运营效率有所改善,但尚未扭转营收下滑趋势。

5、中百集团:上半年亏损2.55亿,关闭177家门店

日前,中百集团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6.18亿元,同比下降19.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55亿元,同比下降79.50%;扣非净利润2.29亿元,同比下降49.63%,整体业绩面临一定压力。

中百集团在报告中指出,面对行业竞争加剧与扭亏脱困的双重挑战,公司将“门店调改”与“供应链优化”作为核心发力点。

一方面推进门店调改调优,完成14家仓储业态、55家社区超市业态的升级改造,调改后两类业态来客数分别实现 9%、6% 的同比增长;同时动态调整网点布局,新增网点 89 家的同时,关闭亏损大小网点177家,进一步聚焦高效能门店。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供应链变革,仓储业态淘汰189家低效供应链合作商,精简上游合作环节;便利店业态则发力自有品牌建设,推出自有系列商品,报告期内自有品牌商品实现销售3.28亿元,成为新的营收补充点。

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多元业态转型,围绕“高性价比”与“全品类商品组合”两大核心,正式布局硬折扣赛道,首家“小百惠折扣店”与新一代食品超市已于6月底同步开业,尝试通过差异化定位抢占市场份额。线上业务方面,公司构建全渠道矩阵: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抱抱生活”正式上线,原有“中百邻里购”业务销售同比增长16%;此外,前置仓业务也在积极筹备中,初步形成“线下门店+线上平台+前置仓”的全渠道服务体系。

此外,为改善经营效益,公司加快存量资产盘活,推进闲置门店面积的招商招租,提升资产利用效率;管理层面则通过精简组织架构、优化用工模式、强化内控管理等举措,进一步增强管理效能,降本增效成果逐步显现。

截至2025年半年报期末,中百集团连锁网点总数达1526家,业态布局持续完善:其中大卖场134 家、社区超市476家、便利店875家、百货购物中心7家、电器专卖店14家、社区食堂4家、芊爽轻食小站16家,仍以“社区便民”为核心,覆盖居民生活多场景需求。

6、北京京客隆:净亏损1.09亿元

日前,北京京客隆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显示,实现营业总收入43.90亿元,同比下降 11.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0.92亿元,同比亏损扩大至18.48%。

其中,零售业务主营业务收入10.77亿元,同比下降20.9%,批发业务主营业务29.03亿元,同比下降约5.0%;毛利率16.6%。

报告期内,京客隆调整多家门店布局,优化商品落位陈列,规范堆头高度、统一陈列标准,将资源倾斜至关键短板,使卖场动线更清晰、视线更通透,商品陈列更集中,提升购物舒适性;此外,关闭扭亏无望门店以快速止损,将管理精力集中于高潜力门店,着力提升品牌形象与顾客体验。同时,京客隆从商品优化、门店管理、科技安全、物流转型多维度深化经营,均见实效。

门店拓展方面,报告期内无新开设门店,因租约到期及经营策略调整等原因,关闭了4家综合超市及5家直营便利店。截至2025年6月30日,京客隆共有91家门店,包括83家直营店和8家特许加盟店。

7、利群股份:净利润大降65.94% 

8月27日,利群股份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实现营业收入37.18亿元,同比下降3.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0.08万元,同比下降65.94%;扣非净利润亏损4478.47万元,同比下降3.84%。

对于营收下降,利群股份在财报中解释称,一方面是受宏观环境影响,居民消费能力及消费信心不足,同时,伴随着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扩容,新兴零售模式不断涌现,分流了线下零售门店的客流;另一方面公司加大门店调改力度,关闭了经营业绩不达预期的部分租赁物业门店,导致收入下降。

报告期内,利群股份结合自身经营特点继续加大门店调改力度,提升门店经营质量,从丰富经营业态、打造区域首发经济、加大新品牌引进、优化品类结构、提升商品力、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调整,构建“购物+社交+生活”一站式消费空间,增强门店聚集力,打造更多体验式、场景式购物场所。

其中超市方面,聚焦商品与供应链优化,优化品类避同质化、扩生鲜现制服务,加速自有烘焙研发,计划下半年超市增设自有烘焙区,并扩大自有品牌替代(面点、米面粮油、豆制品占比超10%),同时借智慧供应链共享库存、冷链保生鲜库存,提效降损。

电商业务方面,线上营收2.52亿元,同比增超10%;设青潮优选公司支撑直播与达人服务、升级26项网商系统;即时零售端,门店扩线上合作、推生鲜极速店,7家月均近3000单,客单价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便利店及生鲜社区店8家,新开品类专营店1家;同时关闭综合超市9家,关闭便利店及生鲜社区店20家,关闭品类专营店7家。截至报告期末,利群股份拥有大型门店63家,便利店及品类专营店164家。

8、步步高:上半年净赚2亿,同比大增357.71%

近日,步步高发布2025年上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1.29亿元,同比增长24.45%;归母净利润2.0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786.3万元,同比增长357.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66.89万元,去年同期为-8431.72万元,同比增长113.84%。

对于业绩增长,步步高半年报中称:一方面,公司根据重整计划完成相关事项,报告期内确认了大额重整收益;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深化经营策略,聚焦于核心优势区域,通过优化门店布局、提升运营效率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整体门店的效能和盈利能力,特别是超市销售额实现大幅增长。

从各个板块来看,步步高超市板块实现收入13.70亿元,同比增长56.37%;百货板块实现收入1.28亿元,同比下降13.64%。此外,物流及广告业务收入4697.52万元,同比增长20.89%;其他业务收入5.84亿元,同比下降9.80%。

其中,超市板块收入增长得益于门店调改和自有品牌的双重推动。今年上半年,步步高继续深入学习胖东来,持续推进门店调改工作,截至6月底已有18家门店完成调改并投入运营,成为业绩增长引擎。

报告期内,供应链端变革效果显著。步步高通过深化源头直采,与超200家优质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由此带来商品价格优势与新鲜度提升;3月正式推出的自有品牌 BL(Better Life,Better Love),截至7月底已有超50 支单品陆续上市,覆盖一次性用品、纸品、米、啤酒等多个品类。

据步步高透露,今年上半年自有品牌BL增长势能强劲。3月开启市场试探,4月销售额突破百万,环比增速超66%,品牌认知度快速提升,5月环比增30%,消费端接受度拓宽;6月环比增11.75%;7月爆发,单月销售额近乎3月的6倍,增长势头迅猛。

作为湖南商超行业龙头,步步高始终坚持“购物中心+超市”双业态灵活组合,实现流量互通、价值共生,构建 “高频 + 高质”的商业生态闭环。通过“一店一策”场景化改造,其市场份额稳居本土前列,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对于下半年规划,步步高的全调改已从超市业态延伸至购物中心板块。其中步步高广场衡阳店、湘潭店陆续启动重装调改,计划以新品牌、新服务、新形象重新面向消费者。

报告期内,公司未新增门店,同时关闭了4家门店。截至报告期末,步步高共经营55家门店,其中超市23家,百货(含购物中心)32家。

9、三江购物: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

近日,三江购物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9.88亿元,同比增长1.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37.58万元,同比增长17.55%;扣非净利润为0.68亿元,同比减少6.47%。

虽然营收增长较小,但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提升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供应链建设方面,三江购物持续深化优势,生鲜基地直采比例达到65%,损耗率仅3.5%,显著低于行业平均 8%的水平,有效提升了生鲜品类的盈利空间。

线上业务成为增长新引擎,公司通过"三江云菜"O2O平台及直播电商等渠道,线上销售额占比已提升至12%,O2O订单占比达15%,顺应了即时零售快速发展的行业趋势。

在创新业务布局上,公司开发的"三江鲜厨"预制菜系列SKU超200个,毛利率高达45%,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长点,目标2026年收入占比达到15%。

报告期内,公司采取了"稳量提质"的策略,无新开门店,关闭6家低效门店,同时签约1家新店。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门店185家,其中社区店115家、邻里店63家,盒马店7家,业态结构继续聚焦社区消费场景。

除门店与业务布局调整外,值得一提的是,三江购物与盒马的合作协议期满后不再续签。此前其公告称,与公司关联方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所属的盒马(中国)有限公司(下称“盒马公司”)签署的《盒马鲜生业务合作协议》,将于2026年3月31日到期,合作协议到期后不再续签。

公告中称,基于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盒马公司整体战略发展规划,经慎重考虑,盒马公司决定在原协议约定的合作期届满后不再续约。三江购物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尽快与盒马公司商议涉及协议终止的相关过渡及交接事宜,期间会对宁波盒马门店销售产生影响。

10、黄商股份:净利润增长12.09%

近日,黄商股份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5.26亿元,同比增长0.91%;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12.09%;扣非净利润为0.32亿元,同比增长33.82%。

黄商股份主要业务为商品零售,以超市、百货、家电等零售业务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商品零售服务,主要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保持在90%以上;同时涉及电子商务、仓储物流、商业运营管理服务等领域。

11、江西国光连锁: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近日,国光连锁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8亿元,同比增长6.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9.79万元,同比增长4.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82.05万元,同比减少1.55%。

从季度表现来看,国光连锁今年一季度曾出现净利润同比下滑。该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5.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4.9万元,同比下降18.0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86.28万元,同比下降 21.55%。不过,公司上半年业绩已扭转一季度的同比下滑态势,相较于去年同期,核心盈利指标重回增长轨道。

报告期内,国光连锁推进门店优化调整,关闭5家门店;截至半年报期末,公司共拥有41家门店,仍主要集中在江西吉安市、赣州市、宜春市等区域。同时,公司拥有吉安、赣州2个配送中心,立体辐射所在门店区域,物流配送高效、响应迅速。

国光连锁表示,今年下半年将从三方面提升业绩:一是持续深化供应链改革,推进采购“破价”转型,实现商品采购简单、高效、阳光;二是聚焦“单品王”策略,采购端与营运端协同发力,同时实施“性价比”与“高质性价比” 商品双轨运营,挖掘 “特定增量、高增长潜力”品类商品;三是积极推进瑞金商业综合体项目,力争2025年底前完成主体建设,2026年实现营业。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半年报披露不久,国光连锁9月4日还发布了股东减持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胡金根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1250.6万股(占总股本 2.49%);另一实际控制人、董事兼副总经理胡春香(与胡金根系兄妹关系)拟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250.6万股(占总股本0.50%),二人合计拟减持比例不超 2.99%。减持原因均为“个人自身资金需求”,期间为2025年9月26日-12月25日。公司强调,本次减持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也不会对治理结构、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2、中国顺客隆:归母净利润减少82.79%

近日,中国顺客隆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该集团取得收益2.46亿元,同比减少20.19%;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20万元,亏损同比收窄84.21%。

对于收益和亏损净额减少,顺客隆在财报中解释,收益减少一方面是通过优化关闭或转加盟低效零售店,导致零售店收益同比减少;另一方面是合理收缩经销代理品牌的经销规模,使得分销收益相应减少。而亏损净额减少主要原因在于销售及分销成本大幅下降,同时其他经营收入有所增加。

报告期内,没有新开门店,并关闭或转加盟12家零售店。截至报告期末,中国顺客隆在广东省拥有38家门店,以及在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拥有1家门店。

对于2025下半年规划,顺客隆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将继续聚焦 “稳存量、拓增量、提品质” 的战略重点。在核心商超业务方面,将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创新采购模式、提升毛利率,并加强对调整后门店的运营指导,确保降本增效。

与此同时,公司将加快多元增长动力和新业态布局:团购板块将继续扩大机构及企业客户基础,并积极筹备启动大型学校食材配送专案;品牌代理业务将加速向综合品牌贸易模式转型,借助新兴业务机会拓展收入来源。

沃尔玛中国897亿、永辉299亿、胖东来117亿....超市们上半年业绩

02
其他商超企业

1、胖东来:上半年销售117亿,全年有望破200亿

日前,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官网披露上半年销售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合计销售117.07亿元,其中6月份单月销售额为16.80亿元。

从业态贡献来看,超市销售业绩占半壁江山,上半年累计销售63.50亿元,其次为珠宝和电器,销售数据分别为11.82亿元和11.80亿元。作为胖东来的网红爆款产品,茶叶在今年上半年一共卖出5.09亿元。

作为1995年3月成立的许昌本土综合型零售企业,经营业态涵盖超市、百货、电器、服饰、餐饮、医药、珠宝、茶叶、电影、电玩、图书、眼镜等,在许昌、新乡两地布局13家门店(含5家综合百货商场、7家社区超市),并搭建了自有品牌开发体系与线上销售平台。

回顾2024年,胖东来已实现近170亿元销售额、超8亿元利润;而截至2025年8月底,集团本年度累计销售额已达153.67亿元。细分板块中,超市以超84亿元累计销售额稳居营收核心,珠宝、百货、电器、服饰四大板块均突破10亿元大关,分别录得15.91亿元、15.39亿元、14.62亿元、10.48亿元销售额。

从当前态势来看,胖东来 2025年全年业绩超越2024年(近170亿元)已无悬念,更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

此外,胖东来新店也在有序推进中。新乡三胖门店预计2025年国庆节前后开业,目前正处于招聘面试阶段;郑州门店计划于 2026 年元旦正式亮相,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品牌覆盖范围。

2、沃尔玛中国:半年销售额约897亿元,同比增长约17.92%

近日,沃尔玛公司公布了2026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25年7月31日)业绩,整体营收为17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7万亿),同比增长4.8%;若剔除汇率波动影响后,总营收为17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万亿),同比增长5.6%;第二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为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4亿),同比增长0.4%。

其中,沃尔玛中国第二季度实现净销售额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6.38亿),同比增长30.1%;可比销售额增长21.5%,电商业务净销售额增长39%,电商销售额占比超过50%。

其中,沃尔玛国际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athryn McLay对中国电商业务的增长提出了表扬:“在中国,我们又新开了33个前置仓和云仓,目前总数已达455个。这些仓让我们能在不到一小时内把商品送到顾客手中。因此,我们看到该业务持续走强。”

第二季度山姆会员商店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交易单量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山姆在过去12个月增加了8家新店(含本季度新增2家)。截至季度末,沃尔玛在中国共有335家门店,较上季增加1家。其中,山姆新开2家门店达到56家,大卖场减少1家至279家。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沃尔玛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4月30日)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净销售额达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1亿元),同比增长22.5%。

按此推算,2026财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净销售额将达1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9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1亿元)同比增长约17.92%,持续保持亮眼势头。

不过需注意的是,中国市场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受业态组合持续调整影响;营业费用率下降,主要受强劲的销售增长、业态调整及运营效率提升的影响;营业利润获得增长。

总结

2025年上半年,商超行业在消费迭代与竞争加剧下呈现“分化调整”态势。12家上市企业中近七成营收下滑,超五成净利润增长,“提质增效” 成为破局关键,其中永辉、联华等通过关店调改、供应链优化应对压力,步步高借重整与“胖改”双措并举,实现业绩反转。

下半年,商超行业需持续聚焦核心品类、优化业态(如折扣店、社区店),并深化供应链与数字化改革。唯有锚定消费需求、夯实核心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存量竞争中突围,推动行业向“质量提升”转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来自: 职业零售网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