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以来,商超行业持续承压,竞争激烈、消费习惯转变、成本刚性等多重因素叠加,盈利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永辉超市、中百集团、家家悦等8家上市商超披露的前三季度财报显示,行业整体呈现“营收分化、利润普降”的态势:5家企业营收同比下滑,仅3家实现增长;6家净利润下降,仅2家改善。 营收方面分化明显。前三季度,永辉和中百下降幅度最大,分别同比下降22.12%、19.41%;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分别下降25.55%和20.08%。相比之下,步步高超市表现突出,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48%,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74%,增幅显著。 净利润方面,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均出现亏损的仅有永辉和中百两家。其中,永辉超市前三季度累计亏损7.10亿元,第三季度单季亏损4.69亿元;中百集团分别累计亏损5.80亿元,单季亏损3.25亿元。在净利润变动幅度上,步步高和中百集团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分别下降88.83%和74.83%。第三季度,永辉超市净利润同比骤降811.60%,国光连锁也同比大幅下滑354.45%。 胖东来虽未上市,今年业绩依旧亮眼:官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其销售额已达171.2亿元,已超2024全年169亿元,成为商超行业一大亮点。 以下这些企业具体表现: 1、永辉超市:前三季度亏损7.1亿,222店完成胖改 近日,永辉超市发布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424.34亿元,同比下降22.21%;归母净利润亏损7.1亿元,同比下降811.60%,去年同期亏损0.78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40亿元。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124.86亿元,同比下降25.55%;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69亿元,同比下滑20.9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7.00亿元。 对于业绩波动,永辉超市在财报中解释了两大核心原因:一是零售行业竞争激烈,消费者消费习惯转变且对购物体验、商品品质要求提升,导致公司客流、客单均出现一定下滑;二是公司主动推进门店优化调改,对潜力门店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淘汰关闭部分尾部门店,双重因素导致同店销售及门店数量均有所下滑。 而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是受到营收和毛利率下滑的影响,三季度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公司在门店调改过程中主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在淘汰旧品,引入新品的过程中主动推动“裸价”和“控后台”的策略,属于转型过程中的短期影响。 线上业务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线上营业收入77.8亿元,占总营收的18.33%。报告期内,“永辉线上超市”自营到家业务覆盖470家门店,实现销售额44.3亿元,日均单量19.1万单,月均次月复购率55.54%;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覆盖469家门店,销售额33.5亿元,日均单量17.2万单。 门店方面,截至2025年9月30日,永辉超市已开业门店450家,其中第三季度全国新开2家;现存已完成调改并开业的门店共计222家。 针对当前转型阶段,永辉超市CEO、全国调改负责人王守诚表示,永辉超市从高质量横向调改进入了精细化深度升级,当前调改阶段的重点是“健康”,通过对存量门店的主动优化,以及调改门店的纵深运营,双管齐下,筑牢长期向好的健康根基。 此外,目前永辉超市处于供应链深度改革周期,通过推动“裸价直采”,摒弃中间商的层层加价,取消后台费、条码费、进场费等传统渠道成本,逐步与核心供应商建立起阳光、健康的零供关系。尽管颠覆行业的结构性变革短期内影响利润结构,但以“商品为中心”的品质零售模式,在市场端得到价值验证。 永辉超市表示,公司正推进"商品中心化"深度改革:三年内锁定200家核心供应商、打造100个亿元级大单品,并推出"永辉定制""品质永辉"两大自有系列,15支新品上市至今销售额已破亿。 2、家家悦:第三季度净利润增加超两成 近日,家家悦发布2025年三季度财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5.88亿元,同比下降3.81%;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上升9.4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97亿元,同比上升25.83%。 其中第三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45.81亿元,同比下降3.87%;归母净利润2276.65万元,同比上升24.34%;扣非归母净利润1588.86万元,同比上升469.57%。 对于净利润增长,家家悦在财报中解释,主要得益于供应链优化、商品开发、服务体验及经营效率提升,带动客流增长、综合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同时门店调改升级持续推进,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直营门店7家,新增加盟店13家;同时因布局优化、门店搬迁、租赁合同终止等原因关闭门店14家。 至报告期末,公司门店总数1090家,其中直营门店921家、加盟店169家;分业态看综合超市242家、社区生鲜食品超市400家、乡村超市202家、零食店143家、好惠星折扣店7家、便利店等其他业态门店96家。 3、红旗连锁:第三季度营收、净利双位数下滑 近日,红旗连锁发布2025年三季度业绩,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08亿元,同比下降8.48%;净利润3.83亿元,同比下降1.89%;扣非净利润则为3.68亿元,同比增长3.96%。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3.00亿元,同比下降10.86%;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17.47%;扣非净利润为1.05亿元,同比下降6.09%。 财报披露,同店销售稳定增长,抵消了门店结构调整的短期影响;供应链效率提升、商品结构优化及议价能力增强,推动毛利改善。 在业务端,公司始终坚守民生主业,聚焦“川字号”品牌建设,通过签订农超对接协议、设立本地产品专区等举措,扩大本地农产品在供应体系中的比重,并打造高性价比自有品牌,稳定供给、惠及消费者。 社区服务方面,公司与成都市家政协会合作推出数字化平台“蓉优爱家”,整合保洁、养老、母婴护理、适老化改造等20余项服务,覆盖全市3000余家门店,并专设“银发专区”,提供助浴、代购、康复护理等个性化服务,完善社区“15分钟生活圈”。 从“零售网点”向“生活服务节点”延展,红旗连锁正在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4、中百集团:前三季度净亏损5.8亿元 日前,中百集团发布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营收为65.52亿元,同比下降19.41%;净利润亏损5.8亿元,同比下降74.83%;扣非归母净利润-4.85亿元,同比下降44.56%。该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呈现“双位数”下滑态势,且单季度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经营压力凸显。 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19.34亿元,同比下降20.08%;净利润亏损3.25亿元,同比下降71.33%;扣非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下降40.31%。 对于业绩显著下滑的原因,中百集团解释称,主要是公司所处行业竞争依然激烈。宏观经济波动和消费习惯变化,线上零售占比提升,线下折扣店、会员店不断发展,渠道分流进一步加剧;公司推进业态转型与新业态探索,继续关停扭亏无望门店衍生巨额损失,叠加公司人工成本、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负担,导致亏损持续增加。 盈利指标的变化更直观反映了经营效率的下滑。尽管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微升0.92个百分点至22.56%,但净利率却从上年同期的-4.08%大幅下滑至-8.86%,下降4.7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0.20%,主要原因是本期经营性现金流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5、利群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55.04% 近日,利群股份公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53.7亿元,同比下降4.8%;归母净利润为1374万元,同比下降46.8%;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4009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390万元,亏损额有所减少。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6.5亿元,同比下降8.6%;归母净利润为633万元,同比上升55.0%;扣非归母净利润47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7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在零售业务领域继续发挥其优势,通过不断优化商品结构和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公司在商业地产方面也在积极拓展,力求通过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来提升整体业绩。 报告中提到,公司在各个业务板块的运营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和优化。尤其是在供应链管理和库存控制方面,公司正在实施新的策略,以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同时,公司注重数字化转型,提升线上业务的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转变。整体来看,公司正在通过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数字化转型,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6、步步高:前三季营收增长,转型成效显著 近日,步步高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4亿元,同比增长26.48%;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下降88.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81.92万元,同比减亏91.06%。其中第三季度,步步高实现营收10.65亿元,同比增加30.74%;归母净利润2486.97万元,同比下降98.8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48.81万元,同比减亏82.61%。 对于净利润同比下滑,步步高称主要由于去年同期确认了大额重整收益,而本期重整收益大幅减少所致。剔除重整收益的影响,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同比有所增长。步步高称,公司经营稳中向好,学习胖东来文化理念,经营转型成效显著,经营效率、盈利能力、毛利率和现金流均提升。 超市业态上,步步高深入学习胖东来,调改潜力门店、开展自有品牌战略。9月21日,步步高超市长沙洋湖荟聚店恢复营业,20家调改门店成业绩增长引擎,销售增五六倍,客流提升三倍,客单价大幅提升。2025年3月推出的自有品牌BL,至9月底超70支单品上市,覆盖多元品类,凭优势占据细分品类销售榜单前列。 购物中心板块,步步高广场衡阳店、湘潭店下半年改造,将以新形象示人。 今年以来,该板块精准调研定位,引进契合品牌,优化装修与服务流程,强化竞争优势。 步步高表示,2025年以“品质服务”为核心构建价值体系,在胖东来模式赋能下,聚焦核心区域,深耕零售本质,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7、三江购物:三季度增收不增利,高层变动 近日,三江购物发布2025年前季度三季报告,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9.88亿元,同比增长0.59%;归母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下降5.4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833.19万元,同比下降10.32%。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10亿元,同比下降0.81%;净利润为2312.08万元,同比下降46.6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04.19万元,同比下降21.36%。 三江购物主要开展社区生鲜超市业务,经营社区店、盒马店、邻里店等业态。期内,新开门店2家,关闭门店3家;截至期末,门店总数为184家,其中宁波市内社区店102家,盒马店7家,邻里店60家,宁波以外社区店11家,邻里店4家。 同期,三江购物公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严谨女士因个人原因辞去轮值总裁职务,同时继续担任公司董事;蓝蔚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副总裁职务,并将不再在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任职;聘任张家付先生为公司副总裁及轮值总裁,任期至第六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8、国光连锁:第三季度亏损841万,净利已连降5年 日前,国光连锁发布2025年第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同比微降0.29%;归母净利润亏损84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下降354.45%;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116万元,同比下降84.69%。 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1.34亿元,同比增长4.22%;归母净利润1148.56万元,同比增长40.3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6.10万元,同比增长828.00%。 对于净利润变动,国光连锁财报中表示,公司持续深化“好品质、好价格、好生活”经营理念,聚焦经营,销售同比略有上升使毛利额增加,同时销售费用下降影响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国光连锁自上市以来业绩已连续5年出现下滑。2020年-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3012.45万元、1880.95万元、1452.39万元、267.02万元,同比分别下降7.41%、71.58%、37.56%、22.78%、81.62%。 报告期内,1月至9月份,国光连锁无新开门店,且因门店布局优化共关闭门店6个。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共拥有41家门店,仍主要集中在江西吉安市、赣州市、宜春市等区域。 9、胖东来:前9月销售额171亿超去年全年 根据胖东来官方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2025年胖东来销售额已达171.2亿元,已经超过2024年胖东来全年销售额169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与增长韧性。 从业态维度看,胖东来超市以94.29亿元销售额稳居首位,占胖东来本年总销售额的五成以上;珠宝、百货、电器、服饰四大业态均突破10亿元,分别实现17.83亿元、16.87亿元、15.98亿元、11.52亿元销售额;茶叶业态亦表现不俗,销售额达到7.67亿元。 从门店层面来看,时代广场店以43.90亿元领跑,大胖店、天使城店分别以24.39亿元、24.29亿元紧随其后,三大主力店合计贡献超92亿元。小胖店(19.48亿元)、生活广场店(12.21亿元)两门店本年销售额也均突破10亿元。截至11月3日,胖东来今年合计销售额已达197.64亿元。 |